春節后A股震蕩加劇,以食品飲料、醫藥為代表的機構重倉股遭遇大幅殺跌。偏股新基金發行市場也不復此前盛況,熱度顯著下降。本月以來尚未出現“日光基”,募集期延長的情況明顯增多。
3月尚未出現“日光基”
相較于爆款新基金頻出的1月份,2月份偏股新基金成立數量和單月募集資金規模雙雙下降,3月份以來基金發行市場更是呈現持續降溫趨勢。
3月8日,8只主動偏股新基金起售。證券時報記者從多個渠道人士處獲悉,新基金最高認購規模不超過30億元,亦有知名基金經理掛帥的新產品募集進度僅數億元。
作為新基金發行閃電戰標志之一的“日光基”,一定程度上是衡量發行熱度的一個重要指標。按認購起始日計算,截至3月8日,3月以來尚未有1只“日光基”誕生。3月以來合計70只新基金進入發行期,其中30只主動偏股基金,占比超四成。然而,截至3月8日僅有招商品質升級成立,該基金3天募資近60億,也未及設定80億募集額度上限。
即使有明星基金經理光環加持,基金首發募資的難度也未減小。如擬由王陽掌舵的國泰價值先鋒、應帥掌舵的南方優質企業、王健管理的中歐嘉選等,這些預期短期售罄的基金也未能成為爆款。
對比而言,2月份啟動發行的主動偏股基金數量為62只,其中11只基金“一日售罄”;1月份合計83只主動偏股新基金投入發行市場,29只一天之內完成募集。
從新成立基金的數據來看,3月以來合計12只偏股基金成立,除招商品質升級外,其他基金認購起始日均在2月份。其中,除富國興遠優選12個月持有、朱雀恒心一年持有分別達到80億的募集上限外,華泰柏瑞品質成長、南方醫藥創新、農銀匯理新興消費等均未能頂格發售。
除基金發行市場降溫,目前還有多只基金出現募集期延長的情況。3月8日,華安基金公告稱,旗下華安聚恒精選混合原定募集期為3月2日至8日,目前決定將募集日延長至3月15日。據統計,3月以來有7只偏股新基金公告延長募集期。
放寬募集期限的情況也頻頻出現。數據顯示,截至3月8日,正在發行的偏股新基金共45只,其中,41只產品計劃募資超過10天,5只產品計劃接近90天的頂格募資,僅4只產品計劃在一個星期內募資結束。
華南一家公募銷售人士表示,目前公司多以順利成立為目標,“并不追求能夠一天賣完,對于不能達到募集額度上限也有一定預期。”她直言,渠道調研反饋也表明,當前推薦權益類產品的難度較春節前明顯加大。
理性看待發行降溫
對于偏股基金發行的顯著降溫,業內人士認為,在節前的上漲行情中,形成了“主動型基金重倉股漲幅大—基金業績好—新基民買爆款新老基金—新入市資金繼續推升重倉股”的正向循環。然而,近期隨著市場調整,這一正循環被打破,基金募資難度也隨之上升。
一位市場人士直言,產品密集發行,供大于求,首募規模自然下降。前一陣子基金發行市場火爆,明星基金經理掌舵的產品基本一上架就會被哄搶一空。但理性一點看,這樣的現象其實是不可持續的。跟風買基往往造成產品與自身風險容忍度不匹配、與現金流需求不匹配等一系列問題,造成短期頻繁申贖基金,投資收益被申贖成本大量損耗。
中信證券發布報告稱,過去兩周新發基金明顯遇冷,主動權益類產品平均新發規模比春節前一周下滑45%。值得注意的是,雖然近期產品凈值回撤較大,但基民尚未恐慌性拋售。
中信證券研究部聯席首席策略師裘翔稱,據基金銷售人員反饋,贖回穩定可能是由于大多數客戶入場時點在2020年上半年左右,較厚的累計浮盈提供了一定的“安全墊”。他認為,隨著渠道推行力度和基民申購興趣的降低,3月基金發行將延續下滑的趨勢。